SFS-CUPL

校园生活

专题风采

【悦读研学|学术工作坊】第十八届外语文化节学术工作坊第四期:济慈在《夜莺颂》中的“to be or not to be”探寻

外国语学院 2022/11/03 17:06

【悦读研学】学术工作坊第四期

谢娟:济慈在《夜莺颂》中的to be or not to be”探寻


讲座回顾

1024日下午130,外国语学院第十八届外语文化节“悦读研学·学术工作坊”第四期“济慈在《夜莺颂》中的“to be or not to be”探寻(Negotiation between to be" and "not to be" in Keats's "Ode to a Nightingale")”在昌平校区格物楼413教室成功举办。  外国语学院教师谢娟主持本次工作坊。来自外国语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等的12名同学参加了学习与交流。


活动伊始,谢娟带领同学们一起讨论了诗人济慈诗歌的四个主要主题:death(死亡)、love(爱情)、entangled feelings -- aesthetic detachment vs. Social responsibility(混杂的情感——超然的审美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以及negative capability(延疑力),并就每一个主题讲解了对应的代表诗歌,在讲解到death这一主题时,谢娟提到诗人济慈对于自己的死亡有预感,也正因此,济慈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讨论了生存与死亡的问题;在讲解到love这一主题时,谢娟讲解了最能代表这一主题的诗歌—— Bright star, would I were stedfast as thou art. 通过永恒的星来展示诗人永恒的爱情。例子与理论相结合,以便于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诗人济慈的写作主题。

随后,谢娟仔细讲解了《夜莺颂》中每一处陌生的词汇,在讲解中旁征博引,中西结合,在提到Hemlock时,提及苏格拉底之死就是饮用了这种毒药,诗人在此引用来表示自己心情沉痛;在提到死亡可以带给人安宁时,引用“死去元知万事空”来加深诗歌含义。此外,谢娟还提到了西方世界里的忘川河(Lethe)即冥府之河、英国的一种树——山毛榉(beech)、罗马神话中的花神(Flora)、缪斯圣地的灵泉等等,极大了丰富了同学们的西方文化知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贯通的讲解英语诗歌的方式让同学们耳目一新。

同时,谢娟在讲解过程中展示了诗人济慈写作主题在《夜莺颂》中的具体体现,重点讲解了death(死亡)、love(爱情)和entangled feelings -- aesthetic detachment vs. Social responsibility(混杂的情感——超然的审美态度和社会责任感)。首先在“death(死亡)”上,谢娟提到诗人济慈对于个人的死亡早有预感,在夜莺颂中也处处体现,例如:借助“沉向忘川”这一表述中“忘川”——冥府之河——的意象引入死亡的身影;虽然夜莺的歌声如同美酒一般令人沉醉,然而这美酒所提供的缪斯之泉在诗人心中唤起的并不是醉酒当歌、泼墨挥毫的创作冲动,而是激发了诗人不如乘兴归去的死亡意志,意欲悄无声息地离开这个尘世,与夜莺一起,隐遁向那“幽暗的丛林”。死亡的第一步自然是肉体的消解,故而诗人以“远远遁去”“消散”“彻底忘却”三个谓语动词的并置开始了接下来的讲述。“我”所遁向的“幽暗的丛林”是文学中用以影射死亡的惯用表述,“消散”的自然是沉重的肉身,留下的则是代表不灭意志的灵魂,“忘却”的是夜莺“在林间从来不会知晓的/倦怠、疯狂与躁动”。

然后谢娟讲解到:伴随着夜莺的歌声这一幻境诱因的远去,诗人所置身其中的不再是“充盈着夜莺的美妙歌声的树林”(melodious plot),而是“静静流淌的小溪”(stillstream)。一动一静的对比之下,济慈借由氛围的转变暗示了“我”的心境从不安到沉静的过渡,恰如“still stream”这个头韵 /s/所传达出的平滑与静谧之感。在此沉静的心境中,诗人能够更好地聆听华兹华斯所言“沉静而永在的人性悲曲”(stillsad music ofhumanity)。故而,《夜莺颂》始于倾听,终于倾听,从夜莺的歌声到人性的悲曲,从理想世界到现实世界,从逃离到回归,经由梦境之旅的“训诫”,济慈再次背负起时代的重担,去直面一个诗人的使命。在他眼中,诗人只有勇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并为之做出改变的努力,才能写出好的诗歌。《夜莺颂》中的梦境之旅,正是济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诗人责任自觉的外化,体现于诗人对于“人生的意趣”和“死亡的诱惑”之间的角力,以及从逃离到回归的心路历程的描述。

由此,谢娟引到了济慈诗歌中最重要的一个主题:entangled feelings -- aesthetic detachment vs. Social responsibility(混杂的情感——超然的审美态度和社会责任感)”。谢娟顺便提到了英国十九世纪中后期的唯美主义运动提出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济慈的诗歌也超前反映出了这样的观点。但纵览全诗不难看出,济慈借助审美之翼实现的对现实的超越是有限度的,他终将要回到那个“孤单的自我”,回到充满“倦怠,疯狂与躁动”的现实社会。这种穿行于梦幻与现实之间的“越界行为”有助于诗人实现对现实生活的“有限的超越”,它指向未尽的生命历程,指向不断地自我超越,既不会完全脱离现实层面,从而否定人类有限的抗争所具有的内在价值,也不会沉溺于诗性想象力所建造的幸福幻谷。让我们再次回到济慈在《夜莺颂》结尾处关于“我是睡着,还是醒着?”的发问,我们可以说答案正在二者交界之处,人生即在半梦半醒之间。这梦境不仅可以带来改变的目光,进而改变在此目光观照下的世界。谢娟通过富有逻辑的讲解,同学们对于诗人济慈诗歌的主题理解层层加深。

最后,问答环节,同学们分别就英国文学这一大板块和《夜莺颂》这一首短短的诗歌提出各自的疑问,谢娟就每一个问题作出了详细的问答。有学生提问到:想知道为什么英语诗歌的韵律感不如中文诗歌那么强烈?谢娟解释到:我本人比较欣赏中文诗歌的韵律,但是英文诗歌也有它的韵律特点,可以看些相关的诗歌评论来了解。如果实在对英文诗歌的韵律无感,也不必强求,从其他角度来欣赏也没有问题,比如主题关注和其他的文体特色等等。在谢娟详细的解答下,同学们的疑问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讲座的最后,在谢娟的倡议下,同学们组建了文学探讨群,以便解决以后遇到的文学问题,欢迎大家进入群中,一起探寻文学的奥秘。

学生感想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由谢娟老师主讲的济慈在《夜莺颂》中的“to be or not to be”探寻””。跟随着老师的讲解,我深入的感受到了济慈在这首诗文字里埋下的浓烈情感。生与死,梦与真,济慈在诗中通过幻想与现实两种世界的切换,灵与肉的分离与融合,展现了他矛盾而复杂的情感。多病的身躯承载不住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灵魂却或多或少得益于这多病的身躯,世间缺憾的美大概都类此。

——外国语学院2021级 张 骏

通过谢娟老师的讲解,我们深刻了解了约翰·济慈在创作《夜莺颂》这篇名作时复杂的内心感情。他对自己早死有着强烈的预感,但又在尘世中挣扎着寻找永恒的桃花源,这种二元的结合性在《夜莺颂》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倘若真的沉溺在夜莺的美妙歌声中该多好?不!这悲哀的世界还是永久地囚禁着诗人的灵魂,而这破败不堪的社会,仍需要诗人承担起那些散落的责任......

——外国语学院2021级 王 月

谢娟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既让我对诗人济慈的生平和作品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让我对《夜莺颂》的作品内涵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同时,谢娟老师用中国古典诗词解读外国文学的方法也让人耳目一新。结合老师所讲的作者生平与作品内容,如果让我用一句古文来概括《夜莺颂》的主旨,我想应该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吧!

——外国语学院2021  马荟梓

  丰富的资料准备让这节诗歌体验课非常的充实。老师首先详尽地介绍了济慈作品的三大主题分别是死亡,爱情,矛盾的情感,也简要介绍了济慈作品的主要特色以及《夜莺颂》的几大关键词。在谢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详细研读了诗歌文本,从简单的一个词到一句话,从诗人的身份再到社会大环境,老师用通俗的语言带领我们走入诗歌的殿堂。如果说济慈借美酒走入了夜莺的桃花源,那么我们就是借着谢娟老师的讲解走入了济慈的诗歌梦境。就像《荆棘鸟》中的荆棘鸟一直在寻找它自己的荆棘,夜莺和诗人济慈也一样在追求自己的所想要的美好,非常喜欢这一场诗歌鉴赏,让我沉下心来好好去读了一次诗歌。

——外国语学院2021 明美伶

谢娟老师用她循循善诱的讲解,指引我们走进济慈的精神世界,借《夜莺颂》一诗,我们窥见诗人是如何抛却世俗缠身的苦痛,跟随夜莺身姿飞入山林的梦乡。梦中啜饮尚能有“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超然之境,而醒时诗人仅能抱病痛之躯,在幻想与现实交接的边缘继续战斗,去追寻圣洁永恒的美,用她充盈自身流逝的生命,去思索如何面对忧郁痛苦的现世。感谢老师无比用心的讲授!

——外国语学院2021 韦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