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S-CUPL

校园生活

专题风采

热烈祝贺│李立教授和白罗米教授共同总主编的教材《现代语言2·中文》正式发布!

外国语学院 2025/09/30 10:56

编者按

李立教授是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原院长。她前瞻性的改革理念、卓越的管理才能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事业发展作出了多维度、深层次且影响深远的贡献。
李立教授深耕外语与法学交叉学科领域三十余年,率先提出了“外语+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推动学院构建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培养体系;她主持建设了学校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体系,并在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起到示范作用。在她的带领下,学院专业从单一语种向多语种发展,学科建设从无到有,师资力量全面提升,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她引领我校在全国首创了以学术英语为核心、具有法科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组织团队自主研发了《法学英语》等核心课程教材,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推动成立了中国政法大学英语写作中心等多元化的外语实践平台。
2018-2022年,李立教授出任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她以高度的使命感,为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罗文化交流付出了巨大努力。她深入调研罗马尼亚中文教育现状,积极推动中文教师培训、本土教材编写和学术研究,为中文教育在罗马尼亚的深耕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2025年9月29日下午,由中国政法大学李立教授和布加勒斯特大学白罗米教授担任总主编的罗马尼亚首套中学本土中文教材《现代语言2·中文》新书发布会在罗马尼亚驻华大使馆顺利举行。罗马尼亚驻华大使达恩·霍里亚·马克西姆(Dan-Horia Maxim)、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于天琪、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谭方正、我校副校长卢春龙等中外嘉宾出席仪式并致辞。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卢春龙副校长在致辞中代表中国政法大学向教材出版表示热烈祝贺,并向编写团队、出版单位及各方支持机构致以诚挚谢意。他指出,该教材历时四年多精心研发,凝聚了中罗两国专家学者的智慧与心血,是中国政法大学深度参与国际中文教育教材建设、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体现。他强调,语言是文明互鉴的纽带,孔子学院是中外教育合作的典范,中国政法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促进中外语言文化交流贡献更大力量。

(卢春龙副校长致辞)

发布会上,李立教授与白罗米院长均表示,期待这套教材能成为罗马尼亚学生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窗口,为深化中罗友好交流、推动中文教育在当地的纵深发展注入新活力。据悉,罗马尼亚中文教育自1956年布加勒斯特大学开设中文专业起步,2005年首所孔子学院建立,2017年中文纳入基础国民教育体系,此次本土教材的发布,也标志着当地中文教育从“快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李立教授致辞)

《现代语言2·中文》是专为罗马尼亚中学生打造的中文教材,共4册,历时四年多研发完成,填补了当地中学本土中文教材的空白,为罗马尼亚中文教育学科发展筑牢根基,更成为中罗语言文化交流的新纽带。教材研发始于2020年12月,时任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李立教授与团队梳理罗马尼亚60余年中文教育脉络、走访当地教育部中文教学学监后,明确了“贴合本土需求”是推动中文教学落地的关键,随后便携手罗马尼亚白罗米院长共同牵头,组建中罗联合编撰团队。团队中既有布加勒斯特大学汉学专家,又有中学本土教师,也有经验丰富的中国外派教师,形成了“中外专家合编”的核心优势。
在教材特色上,“国别化”与“本土化”是核心亮点。编撰过程中,团队严格对标罗马尼亚教育部《中文教学大纲》《教材评审工作任务书》,同时参考中国《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确保教材与当地国民教育体系内其他外语教材统一,符合本土语言政策要求。教材每册含14课(12个正课+2个复习课),每课设计热身、课文生词、语言应用等7大板块,还配套了学生用书、练习册及多媒体学习材料,兼顾语言学习与文化感知,助力当地学生“轻松学中文、真正用中文”。
据了解,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编撰启动前,李立教授带领团队深入调研罗马尼亚中文教育现状、翻译研究本土政策与审核要求,做足前期准备;编撰期间恰逢疫情,国内教师无法外派,团队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一边承担超额教学任务,一边保质推进教材编写,全程无人抱怨。此外,教材的顺利出版还离不开多方支持——语合中心提供专项资助,高等教育出版社凭借专业把关保障教材质量,中国政法大学等机构也给予了鼎力协助。
热烈祝贺李立教授及其团队!热烈祝贺我校国际中文教育工作再接硕果!


图文来源|新华网、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编辑|马晓宇

排版|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新闻中心

审核|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