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19时,“民国时期的文学与爱情暨中华文明通论论衡课题”于昌平校区端升楼103教室圆满举行。本次课题由外国语学院英语1302班主办,以“透过民国时期的文学与爱情看民国的时代特质”为主题,共分为五个板块,分别讲述五对文人夫妇的文学与爱情的故事。英语系1302班张安悦担任主持。
李非彦、滕嘉佳向我们讲述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与他的学生张兆和感人至深的师生恋。“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淡淡动人的话语道出沈从文对张兆和深沉的爱。在他们活过的年代,虽艰难困苦,却安然幸福。
一代才女林徽因在张若佳、洪禹的叙述中向我们走来。这个民国最传奇的女子拥有徐志摩激烈的爱情,梁思成宠溺的爱情,还有金岳霖缄默的爱情。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毅然放弃出国避难的机会,选择留在祖国,为祖国的建筑事业做出贡献。林徽因更是带病随丈夫走遍中国。
许亚楠娓娓道来,将当代著名教育家周培源与他的夫人王蒂徵的故事呈现在我们眼前。“我爱你,六十多年我只爱过你一个人。你对我最好,我只爱你!”周培源在王蒂徵病重时不离不弃,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诠释了爱的意义。战火、病痛不能分开他们,这是属于那一代人的铮铮风骨。
现代著名作家夫妇钱钟书与杨绛在高帅、曹倩的讲述中更添了几分文人风采。他们的爱情或许平淡,并未经历过大的波折,但他们的相濡以沫就足以羡煞旁人。“我们不愿逃跑……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不愿做外国人。”他们从未想过离开对方,就如他们从未选择放弃祖国。
最后,辩论小队就“时势造就英雄”还是“英雄造就时势”展开了精彩绝伦的辩论,台下掌声不绝。在座观众不禁对民国时代更加向往,同时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时代特质才能催生这些唯美的爱情、造就不屈的铁骨,又是什么样的因素使民国具有这样的时代特质。
“民国时期的文学与爱情暨中华文明通论论衡课题”在观众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外国语学院:张若佳 杨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