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晚6时30分,白天的薄雾已散,而凉意渐起,但环阶第七阶梯教室里却热闹非凡。这里挤满了前来观看这场仿佛历史重放般的辩论赛的观众,有的人甚至自带凳子坐在过道上,因为,外国语学院对阵强敌法学院的“大天伦”复活赛,马上就要在这里上演了。
本次比赛的辩题是“翻拍影视作品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外国语学院持正方观点,法学院持反方观点。早在赛前抽签后,法外辩的队员们就知道本周的这场比赛必是一场硬仗,因此便让经验丰富的大三大四的同学们挑起大梁:一辩赵丹妮,二辩王婧怡,三辩赵丹洋,四辩刘众鑫。虽然比赛的准备时间很短,但法外辩动员全体,加班加点,搜集到丰富而翔实的资料,准备了流畅而精彩的辩稿。
7时许,比赛正式开始。一辩赵丹妮开篇立论,运用电影《金刚》翻拍成功的案例,整体阐述了影视作品翻拍的好处,为我方观点的树立奠定了基础。随后的攻辩,反方虽对我方观点进行了激烈反驳,但大都局限于中国翻拍难出经典的问题,脱离了全面的思考,并未真正抓住辩题的本质。这让我方回击的更加从容不迫,有条不紊。三辩赵丹洋更是拿出早已准备新老《金刚》的海报进行比较,让对方看清翻拍给经典带来的好处远大于弊端。反方在赛前显然轻视了曾经输给他们的老对手,准备案例很不充分,竟连番套用“悟空恋爱”和“法海爱上白素贞”的例子,引得观众一片哗然。自由辩环节,反方仍纠结于前面的问题和例子不肯松口,但很显然在我方反驳下,这些已渐渐失去其合理性。虽然反方的大部分辩手的口才好于我方,但准备不足的硬伤在这时已经把他们推下了劣势的深渊。我方辩手提出的“关注远比冷漠好”的观点,让台下观众沸腾,掌声不断,比赛达到高潮。最后反方四辩的总结陈词显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挽回的余地,竟多次讲出“我不明白”的字眼,令观众不解。我方四辩刘众鑫找到对方的这一弱点,回以“我不知道”,这看似与辩论相去甚远,但实则是将对方的漏洞放大,让他们的观点彻底倒台,是对其最有力的回击。
经过评委近半小时的退席评议,最终反方二辩获得“最佳辩手”称号,但评委们一致认为正方从各方面来看均优于反方,我方以3:0的压倒性比分获得了胜利!
看似短暂的一个 多小时,却漫长如几个春秋,因为其中凝结了法外辩几代人的心血与梦想,不少法外辩人喜极而泣,观众们起身为他们鼓掌欢呼,经久不息。如今再次面对曾经让我们与荣誉失之交臂的对手,我们的心中不是惧怕,不是担忧,而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与自信。这是梦圆,也是圆梦的开始。在今后的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甚至于今后的人生中,这都将是我们激发斗志的起点,奔向一次又一次辉煌的原动力!
外国语学院学生会宣传中心 徐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