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法制网》——学术人生:中俄法律翻译第一人 黄道秀

信息来源:外国语学院  发布日期:2021-03-29 16:22  浏览次数:

转载于《中国法制网》
http://www.legaldaily.com.cn/Education_Channel/content/2021-04/01/content_8471492.html


    俄罗斯法律翻译在中国始于20世纪初,但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苏维埃法律翻译便具有了向中国传输红色基因的功能。苏联法对中国法的影响巨大深远。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与俄罗斯先后踏上改革之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俄罗斯表现得更为激进,将实行了70余年的苏维埃法律制度彻底改造,在几年之内建立起新的俄罗斯法律体系。将这一新的法律体系介绍到中国,仍然离不开法律翻译,而其中功勋卓著者,则首推中国政法大学黄道秀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道秀1941年出生,1962年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学院,1962年9月起在北京政法学院任教,20世纪80年代曾在苏联喀山大学进修法律。她致力于中俄两国高校之间的交流,翻译了《俄罗斯联邦民法典》、《俄罗斯联邦刑法典》、《俄罗斯联邦民事诉讼法典》、《俄罗斯联邦仲裁程序法典》、《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俄罗斯联邦刑事执行法典》、《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俄罗斯刑法教程》、《俄罗斯刑事诉讼教程》、《苏维埃行政法》等约1000万字的译著,是我国著名的俄罗斯法律研究学者。

    黄道秀教授数十年来从事俄罗斯语言和法律的研究和教学,与俄罗斯法学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流。为表彰她在增进中俄人民之间友谊、促进中俄国家间合作做出的突出贡献,2011年11月4日,黄道秀教授曾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授予“友谊勋章”。

    2021年3月27日,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与外国语学院共同举办了“俄罗斯法律翻译百年学术座谈会暨黄道秀教授八十华诞庆祝会”,来自社会各界四十余人受邀出席,会上介绍了黄道秀教授多年从事法学教育和俄罗斯法律翻译的经验,分享了她的研究成果,共同探讨俄罗斯法律翻译在中国的未来发展。

    会议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国强教授主持。李国强书记高度评价了黄道秀教授在俄罗斯法律翻译领域做出的贡献,称其为“中俄法律翻译第一人 ”。黄道秀教授著有1000多万字的译作,却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既是学术上的开拓者,更是学生、朋友人生发展道路上的引路人。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清教授、比较法学研究院副院长谢立斌教授分别致辞。“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张清院长用这两句诗评价了黄教授的人生状态。传道授业解惑六十载,作为学者、师者,她依然还在自己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她以实际行动当之无愧地成为我们这些为人师者的榜样。谢立斌教授代表比较法学研究院向黄老师致以谢意,并建议两院今后在黄教授的指导下,应进一步开拓教学与科研合作,在俄罗斯法相关研究领域继续开拓新的天地。

    会上,八十岁的黄道秀教授为参会师生和各界精英做了半个多小时的主旨演讲,演讲中黄道秀教授回顾了其个人的成长历程和俄罗斯法律的研究和教学心得:


天赋异秉的语言天才

    黄道秀从1952年开始学俄语,1962年开始在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教授俄语,黄道秀教授一生与俄语为伴。在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时候,她说道:“我命中注定是俄语老师,我以作为俄语老师为荣。”

    黄道秀教授极具语言天赋,对俄语和汉语的把握都极为精准到位,可谓炉火纯青。她说:“我有一个毛病,就是自视甚高。我所遇到的法律文献,可以说我没有遇到不懂的语法问题,除非它(俄语原文)错了。”

    在语言方面,除了俄语之外,黄道秀教授还曾教过九年的英语,包括中学和大学。这一点少有人知道。因此,在翻译俄罗斯法学论著或与国外学者交流时,必要时她英语功底也能助她一臂之力。

    了解黄道秀的人都知道,实际上她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好为人师,喜欢纠人的“小辫子”,经常指出别人语言方面的错误,尤其是对于那些她教授俄语的弟子们,她总是不留情面地及时指出来,有时还会让一些初识者不太习惯。

    她还曾给俄罗斯人纠错,而且是给学者纠错。与俄罗斯人日常交往中偶而会有当时映入眼帘的某个广告牌用语是否妥当的讨论。更多的时候是她在翻译俄罗斯专著过程中,与作者商榷俄文原文用语或知识背景是否准确。最近的一次经历是她翻译俄罗斯前副总理沙赫赖与另一位作者合著的专著《快速、公正、仁慈和人人平等的法庭—纪念俄国司法改革150周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通过电子邮件与两位作者沟通,她指出原作多处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这让作者钦佩有加,心悦诚服。

    地道的俄语只是一个方面,实际上黄道秀教授的汉语素养极高,这也源于她的记忆力超强。她小时候背的唐诗宋词都还记得,张口即来,除了那些专门从事文学教学研究并对此特有专长者外,少有人与之相比。另外,黄老师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草茉莉》一书,煌煌七十万字,这些优雅的中文散文作品,占其五年间发布在新浪网上全部博文的五分之一。她的网络文章受到很多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和网友围观,并相约定期会面“线下”交流,以文会友。博友中不乏名人大V,其中就有中国西部先锋派电影导演吴贻弓。


从俄语教师向法律专家的攀岩登顶

    1962年,黄道秀以全优的成绩从四川外语学院俄语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担任教师,教授俄语公共课,每周20节课。当时的政法学院是法律单科院校,“唯法独尊”,其他专业的老师多少有些不受尊崇。

    这对自尊心强烈的黄道秀来说是难以忍受的:“我在读书时一直是名列前茅,来了这儿居然成了‘二等公民’!”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进入“主流社会”, 并且要在法律上有所建树。于是,课余时间里,黄道秀偷偷地开始学习法律知识。

    文革开始后,黄道秀的法律学习被迫中断。

    在经历了文革时期那些漠视法律的日子后,黄道秀更加自觉地进行法律学习和研究工作,并开始翻译前苏联的法律著作。1983年,黄道秀译著《苏维埃行政法》出版,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本外国法律译著。80年代,她已经有了300万字的译著。有一天,黄道秀私底下问时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的江平:“我现在算是法律学者吗?”江平摇摇头说:“不算。”不服输的黄道秀想:“将来一定要算!”

    1988年,黄道秀得到了赴苏联喀山国立大学访问进修的机会。当时同去的俄语老师都选择进修俄语,黄道秀却选择学习法律,进了喀山大学法律系的国家法与国际法教研室。

    黄道秀非常珍视在喀山大学的进修经历,她说:“1988年至1989年在喀山大学的进修,使我完成了一个俄语老师向法学专家的转变,并且开启了我与前苏联以及俄罗斯法学界的交往。”

    回国后的黄道秀译著不断,还在中国政法大学带起了刑法学的博士生,在法律研究的路上越走越远。俄语老师指导法学博士研究生,这在中国政法大学乃至整个中国的法学教育史上,当属首例。2007年,当年认为黄道秀还不算法学家的江平在为她主持的《俄罗斯法译丛》所作序言中称她是我国研究“苏联和俄罗斯法律的权威”。


勇挑俄罗斯法律翻译重担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俄罗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亟需有人将俄罗斯最新的法学成果介绍到国内来。而老一辈学者要么年岁过长,要么俄语知识已经遗忘,很多人则中途改道,转向译介和研究欧美法律。翻译和研究俄罗斯法律一时间门可罗雀。面对国内俄语法学翻译乏人的情况,黄道秀教授主动担起了这份使命。而这份使命一担起来,便是数十年。

    与其他国家法律翻译不同的是,一个译者将外国法译成中文,往往只是某个或某几个部门法的法律条文或某法律领域的论著,黄道秀教授所翻译的俄罗斯法律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法律部门,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国际法、诉讼法等,几近囊括。中国学者通过黄道秀教授的俄罗斯法译作,就可以基本掌握俄罗斯整个现行法律体系。她一个人,就是一个俄罗斯法律的“智库”。俄罗斯现行法律制度的各个部门法规定,差不多都能在她的译作中找到。

    从事过法律翻译的人都知道,每个部门法领域都有一套法律概念和术语体系,仅母语掌握全部这些术语都非常困难,要与外国语词一一对应,更是难之又难。黄道秀教授做到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至今,俄罗斯法律翻译可以大致分为80年代初以前和以后两个时期。众所周知,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曾全面移植苏联法,翻译了大量的俄语法律文献,包括教材、法律法规、论著等,共有一百余种。60年代中期中苏交恶以后至80年代初几乎完全中断。20世纪50-60年代百余种苏维埃法译作是倾尽全国俄罗斯法律翻译人才之力才取得的成果,而后期黄道秀教授一己之力勇挑重担,而成果颇丰,字数上与举国之力译之或有超。这一时期并非没有其他人加入到俄罗斯法律翻译行列,只是非常之少。无论有多少同路人,这条路上不能没有人,断代将使得后人颇难接续,唯有秉烛前行持之有恒,薪火乃传。


荣获俄罗斯最高奖励:友谊勋章

    1994年俄罗斯设立了“友谊勋章”,授予那些为增进人民之间友谊、促进国家间合作及发展俄罗斯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2011年11月4日,黄道秀教授迎来了她人生的高光时刻:为表彰她为促进法律领域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亲自授予她俄罗斯的最高奖励——“友谊勋章”。

(2011年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为黄道秀教授授予俄罗斯友谊勋章 )

    面对台下众多俄罗斯政要和几位外国获奖者,黄道秀教授用流利的俄语发表了获奖感言:“尊敬的德米特里·阿纳托里耶维奇!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在这个阳光灿烂的‘人民团结日’,在伟大俄罗斯公民米宁和巴扎尔斯基公爵的故乡,我被授予了‘友谊勋章’。我认为这枚勋章不仅是对我五十年工作的奖赏,更是表达了俄罗斯对我的祖国——中国的友好感情。五十年里我只做了一件事:研究、教授和翻译俄罗斯文化和俄罗斯法律。我非常骄傲的是,我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我们两国人民、两国法学家之间一座小小的,但可靠的友谊之桥。我将一生不仅把这枚勋章珍重地挂在胸前,而且珍藏在心灵深处。我将时刻准备着为中俄世代友谊的发展而尽一切努力!谢谢大家。”

    等黄道秀准备走下讲台的时候,梅德韦杰夫总统又伸出手来与她握手,说:“Вы выступали прекрасно (您的讲话太好了!)”。回到桌旁,普京总理和基里尔大牧首也分别与黄道秀握手,祝贺她:“Вы выступали блестяще(您的讲话太精彩了!)”。

    这些称赞既是针对她致辞的精彩内容,同时也是对她纯正熟练的俄语表达。这一天,这个从西南大山里走出来的“柴火妞儿”,竟与俄罗斯总统、总理等人同坐一席!那一刻,她克制着内心的激动和眼中的泪水。

    这是她人生的高光时刻,她将这份荣耀归因于自己日益强大的祖国:“这个显赫的位置不是给予我个人的,而是给予我身后那个伟大国家的!”

    从俄罗斯载誉归来,黄道秀教授站在了人生和事业的巅峰上。可贵的是,她始终怀着对家国的热忱之心,对学术的纯洁之心,对于学生的热切真心,对生活的平常心。黄教授一生勤奋,她把一辈子活成了两辈子。她的人生是精彩的励志人生,她传承的是弘毅的大家之风!

(黄道秀教授与师生合影)

    黄道秀教授最后讲道:“世间写景写情诗句,我独爱两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我的学生便是我的春风,我的青春因为你们而常在。”从教六十载,黄道秀教授桃李满天下,一朝为师,一生为师,黄道秀教授始终把学生装在心里。

    不觉间已到八十,虽进耄耋之年,但仍壮心不已,仍愿和师生促膝而谈。走过六十年教学路,处学术之巅,回望走过的学术人生,孜孜不倦春风化雨,乐此不疲玉汝于成,薪火接力后继有人,心旷神怡此乐何极……(王志华)


责任编辑:刘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