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人文战“疫”经典“云”导读系列讲座之三“看不见的病毒,看得见的日常——读抗疫日记,走进新冠疫情下德国人的日常生活”于线上顺利举行

信息来源:外国语学院  发布日期:2020-04-29 09:15  浏览次数:

2020426日晚19:30,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人文战“疫”经典“云”导读系列讲座之三“看不见的病毒,看得见的日常——读抗疫日记,走进新冠疫情下德国人的日常生活”于线上顺利举行。

本次导读的内容是德国当代著名作家大卫·瓦格纳的抗疫日记,导读人为德语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李烨博士。本次讲座由德语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李小龙博士主持,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兵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许兰教授担任点评人。共有数十位校内外师生齐聚网络直播间,参与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李小龙所长对本次导读的作家进行了简要介绍,尤其强调了该书对于当下“疫情”的现实意义。

随后,主讲人李烨博士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入手,从社会和哲学层面对瓦格纳抗疫日记中的精彩片段进行了细致的文本阅读与分析。这些日记是作家对新冠疫情危机之下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再现。通过城市空间的漫游以及居家生活中的思想漫游,作家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真实和内心真实的理解与感悟。

在第一部分,李烨指出,由于城市空间中人的缺席,瓦格纳对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一系列关系产生了全新的批判与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缺席是对原始生活方式的暂时性复归,是对现代化和工业化带来的社会进步极具反讽意味的解构。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瓦格纳在居家期间如何在封闭的生活空间中“建立新的内心世界”。尽管瓦格纳在日记中抒发了对疫情的诸多主观感受,如超现实主义体验、存在主义式的多余感,以及保守的毕德麦耶式的日常生活体验,但他绝不是一个只会仰天长叹的悲观主义者,他始终以一个积极行动者的姿态、从一个生活艺术家的视角主动思考人类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能够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折叠尺这一意象以现代行为艺术的方式把保持社交距离这一抗疫举措中的理性主义推向了极致,不仅是对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现象的批判,更是对冠状病毒给人际交往本质带来的摧毁性后果的忠告和警示。“合唱之痛”的感慨揭示出网络社交方式的局限性,以及网络空间对人际交往产生的影响与改变。文中关于小说与现实的命题引发了瓦格纳对个人生存状态以及生活意义的思考:人既是疫情下的行为主体,又是无所事事的、多余的人;人既是这场疫情灾难之下的凝视者,也是被凝视者。

在诗意与现实的张力之间,瓦格纳如何寻找到内心的平衡?瓦格纳尝试在文学中漫游,在文学中进行自我剖析,寻找生活的意义。

瓦格纳式的漫游是一个思想者和艺术家的漫游,他关注的是疫情下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一系列与人相关的哲学命题。在瓦格纳的19篇日记中,漫游作为感知疫情现实的文学表现手段,使得瓦格纳能够在碎片化的城市生活日常中捕捉到常人难以察觉或难以表达的复杂的内心真实。漫游这种文学表现手法与日记体裁的珠联璧合使得瓦格纳对于危机下人的现实体验的描写既感人至深又发人深省。瓦格纳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蕴含了诸多对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反思,进而把我们对于新冠病毒的认识从日常生活层面提升到了哲学层面。瓦格纳让我们看到的是,病毒不仅损害肉体,更可怕的是,它对现代人类社会组织形式也有着巨大的瓦解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无疑更为重要。

 

随后,文兵教授与许兰教授分别从哲学、社会、文化等角度对本次讲座做了高屋建瓴的精彩点评。文兵教授认为,瓦格纳的日记是一种别样的疫情日记。如果说瓦格纳的小说《生命》通过对肝移植手术的描写表现了关于生命的主题,从生命延展到生活,从病床上的所思所想看到了背后的生活,那么他的疫情日记则反映了社会学意义上的生活,从生活反观到生命。生命和生活对应的都是德语里的Leben一词。在新冠肆虐、全球同冷暖的情况下,一个经历过肝移植手术、免疫力低下的特殊的个体的日常生活。疫情期间的日常生活远离了非疫情期间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缺席恰恰彰显了日常生活的可贵,使得一切都变得不一样,让我们反思我们之前所抱有的观念。瓦格纳日记让他联想到了胡塞尔提出的“返回生活世界”,以及今年4月份《文汇报》对世界哲学联合会主席德莫特·莫兰的一篇题为“疫情限制让人渴望拥抱,日常生活万岁”的采访稿。莫兰在采访中指出,我们有时轻视了日常生活,这场疫情恰恰让我们看到日常生活的意义、生活世界的意义,因为“日常生活孕育和滋养着我们拥有的最重要的价值观,即同伴、家庭、社会参与等价值观”。

许兰教授认为,瓦格纳日记通过漫游的方式对于疫情下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真实的记录和细腻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疫情危机下人的真实存在,疫情下人能够跳出原来的存在状态去审视当下的现实存在。疫情危机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尽管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却没有国界的划分。瓦格纳诗意的语言、优雅的节奏、碎片化的行文风格给人带来了非常愉悦的阅读体验。

之后,在场的北京大学黄燎宇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封一函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张清教授、田力男教授等多位专家也对导读的文本做了精彩的回应。

黄燎宇教授从2014年他主持的、徐则臣与瓦格纳的对话谈起。在他看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冠状病毒都是一本大书,从中可以读出许多东西。冠状病毒疫情下世界各国的反应、人在极端情况下的反应具有很多共性,这一点在瓦格纳的日记中也得到了印证。不过,每一个人所属的文化和民族不同,每一个人都具有自身的民族性。因此,瓦格纳也写出了疫情下德国人的“特殊”反应,以及对人性和民族性的批判与反思。对于未来的历史叙事而言,瓦格纳的日记可谓弥足珍贵。

封一函教授认为,瓦格纳日记选择日常生活这种较为平白的主题,让人在平白当中感受到一种新颖。他由瓦格纳日记联想到文学边界拓展的问题,展开了他对当下一系列以平白的日记体为载体、没有采用宏大主题却非常应景、能够引起共鸣的写作的思考。这类写作往往透露出一种无奈、低沉、却又平和的心态。观察当中有一些好奇,也有一些发问和思考。少有叙述人之外的隐形作者的声音,不需要挖掘文学的样态有多少层次,更多的是一些切身的感受。在翻译价值上,这类创作没有陌生化的要素,没有文化负载和隐喻,偏向口语化,翻译这类作品往往具有较大的难度。

最后,张磊副院长做了总结发言。在他看来,瓦格纳日记为我们横向比较中国和德国疫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不同民族面对灾难时的共通性和独特性。日记体裁是一种非官方的、高度个人化的写作方式,包含了很多经验式的成分。随着疫情的发展,瓦格纳的日记书写处于持续的变化之中,有许多动态的思考。这种非官方的、个人化的、经验化的、包含动态思考的日记书写不仅具有纪实性,也非常打动人心。疫情危机之下,人类及时地“被迫”重新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思考自己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能够及时迅速地适应这样一种疫情之下的生活常态,积极地提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调动自己各种感官去思考变化的世界的能力,这也是人类伟大之处。

9e527a1a6fbce6fbab79a5ee818cf31

作为外国语学院人文战“疫”经典“云”导读系列讲座的第三场,本次讲座继续得到校内外、院内外师生的支持与关注,再次表示衷心感谢。本学期,外国语学院将会继续举办以多语种为特色、以人文助学为主旨、以外语复合型学习为目标的系列活动,诚挚为校内外师生奉上人文经典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