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S-CUPL

学术研究

新闻动态

汪民安教授做客中国政法大学:浅谈西方文化之中“友谊”观念的演变

外国语学院 2016/11/10 14:38

 

2016114日下午2时,由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举办的外国语学院名家论坛在学院路科研楼B211顺利举行。首都师范大学的汪民安教授为本次论坛的主讲人,我院张磊副教授担任主持人,来自各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此次讲座。

 

 

汪教授以时间为主线简单回顾了西方文化中“友谊”概念的演变:古希腊城邦时代,亚里士多德提出“正义”与“友谊”,主要为城邦生活服务。为了避免城邦出现危机,美德成为友谊的最重要的因素。罗马历史学家西塞罗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进行深化,即友谊是自我和另一个自我合为一体的状态。西塞罗还提出私人的友谊的论点,即友谊在长久的相处中慢慢发生。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学者对“友谊”的认知深入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到了20世纪,法国的福柯和布朗肖分别对友谊进行不同解读:布朗肖认为友谊的真谛是“沉默”,而福柯的观点更加激进,即友谊是一种生活方式。

 

 

汪教授的精彩讲座博得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互动环节,师生针对讲座内容踊跃提问,汪教授一一解答。此次讲座让各位师生以跨文化的视角对“友谊”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撰稿人:孟雪姣

 

外国语学院

2016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