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S-CUPL

学术研究

新闻动态

外国语学院举办“洪堡语言思想的中文译介”名家论坛讲座

外国语学院 2025/10/25 10:11

2023年10月23日,外国语学院在海淀校区成功举办“洪堡语言思想的中文译介”名家论坛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同济大学赵劲教授担任主讲,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田力男、德语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小龙以及学院3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


讲座围绕威廉·冯·洪堡的语言思想体系展开,赵劲教授系统梳理了洪堡的生平轨迹、思想演进历程及其语言哲学的核心内涵,为在场师生带来一场思想深邃的学术报告。

赵劲教授首先介绍了洪堡的多元身份与历史地位。作为德意志著名的政治家与教育家,洪堡不仅对德国现代大学制度及文明发展贡献卓著,还与歌德等人共同开创了德意志古典文学的辉煌篇章。

在思想发展阶段方面,赵劲指出,洪堡的学术生涯经历了政治理论、教育改革、外交实践及语言哲学等多个重要时期,每一阶段均留下了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

洪堡语言思想的哲学转向成为讲座的重点之一。赵劲教授强调,洪堡在1799至1801年间对巴斯克语的实地考察,标志其语言研究从实证调查迈向哲学思辨,其思想路径也与前人有明显区别。

 关于洪堡著作的中文译介,赵劲教授指出,目前国内已有多个译本,但在关键概念的翻译上存在差异。她通过重新编译,力求统一术语体系,提升内容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推动洪堡语言思想在中国的系统传播。

在核心理论阐释环节,赵劲教授深入剖析了洪堡关于语言起源、语言与思维关系、语言的社会性以及语言世界观等重要命题。洪堡认为,语言伴随人类出现而“瞬间发生”,并如有机体般持续发展,构成人类的本质属性。他进一步指出,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词汇具有内在理据,语法结构也反映二者的深层联系。此外,语言被视为一种社会行为,在动态的对话过程中实现意义生成与理解。最后,洪堡提出的“语言世界观”强调,语言不仅是认知媒介,也承载民族精神,不同语言体现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研究应服务于人类整体知识建构。


本次讲座内容翔实、逻辑清晰,为外国语学院师生深入理解洪堡语言思想提供了系统引导,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获得与会师生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