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为迎接校庆,助力教师学术发展,外国语学院邀请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孙敬鑫,在海淀校区图书综合楼举办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翻译的使命”名家论坛。论坛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清教授主持, 副院长田力男等师生共计6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张清致欢迎辞)
张清致欢迎辞。他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向孙敬鑫教授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孙敬鑫教授作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首批青年英才,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权威报刊发表论文130余篇。他身兼科技部入库专家、教育部专业学位评估专家等多重身份,其学术影响力覆盖政策研究、国际传播等多个领域。此次报告聚焦翻译学科与国际传播的深度融合,孙院长将结合其担任博士后合作导师的实践经验,系统阐释新时代翻译人才的使命担当。
(孙敬鑫授课)
孙敬鑫围绕翻译与国际传播,探讨政策理论、国际环境,强调翻译要求及译者素质等展开讲授。首先回顾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相关论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融通中外及国家形象界定等内容。其次,系统阐述当前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世界呈分裂趋势,国际合作下降,美国在AI等领域领先,中文在互联网占比低。最后,讲解了翻译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翻译者要有坚定立场、知内知外、应急能力、语言功底等多方面素质。
(张法连点评)
张法连教授做点评。他指出,孙敬鑫教授深刻剖析当代中国翻译学面临的挑战与使命。针对社会长期存在的"外语即翻译"认知误区,其强调翻译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专业性,指出译者需兼具语言能力、政治敏感与文化积淀。针对"讲好中国故事"战略,呼吁建立符合国际认知逻辑的话语转化机制,特别在法律术语、政治表述等敏感领域强化精准性。
最后在问答互动环节,孙敬鑫针对师生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