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9日,中国政法大学第八届“外国文学青年学者高端论坛”以腾讯会议和哔哩哔哩直播的形式在线上成功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各大高校外国文学方向的青年知名学者,从文学与人类学、文学与影视、文学与消费文化、文学与生态、文学与历史、文学与表演艺术、文学与社会学、文学与空间、文学与科技等多个跨学科视角共同探讨当今外国文学研究的前沿与动态。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磊担任全场主持。
开幕致辞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王敏、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清与党委副书记张艳萍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张清院长代表外国语学院对各位嘉宾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外国文学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对推动文化互鉴和增进文明间相互理解与尊重具有重要作用。她希望与会者能够关注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把握外国文学发展趋势,将外国文学与当代社会、文化、时事相结合,为文学研究的创新发展贡献新的智慧与力量。
张艳萍副书记在致辞中首先强调了外国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瑰宝的重要性。她指出,本次论坛是青年学者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舞台,也是推动外国文学研究走向深入和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她期望通过本届论坛,推动新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打造交叉人才培养的先锋区,贡献一场学科融合的盛宴。
专家介绍
在与会专家正式发言之前,张磊副院长对十位主题发言嘉宾和三位点评人逐一做了简要的介绍。
主题发言
1
上午首先发言的是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郑杰教授。她将贝克特的战后小说置于人类世和生态主义的批评语境,从物叙述者出发,讨论“世界构建”和“尺度”的关系。在她看来,贝克特的物叙述者通过重新审视和质疑听觉、视觉、认知以及身体和环境之间变化流动且矛盾的共生关系,最终凸显的是“尺度框架”的问题,而“尺度框架”问题指向了人类认知范式的本质。
主题发言
2
清华大学刘昊副教授的发言聚焦于中国昆曲版的《我,哈姆雷特》。她从舞台形象与文学联想角度,分析舞台上“一”与“多”的互融及昆曲艺术对哈姆雷特式疑虑的呈现特色,探讨“我”作为当代与传统连接点的意义,进而对比昆曲版《哈姆雷特》与其他莎剧戏曲改编版,讨论莎剧在多个层面的跨文化接受现象,并探究传统艺术领域中原创精神、跨文化元素与审美传承在新作品中的融合可能。
主题发言
3
北京大学李宛霖副教授的发言揭示黄热病、社会性死亡以及道德含混作为城市化的一部分,如何体现这一进程本身的复杂性。从这一角度解读查尔斯·布劳克登·布朗的《亚瑟·默文》,不仅能觉察这些重要主题之间的潜在关联,也能领会他对美国社会所蕴藏的矛盾与危机的体察,并认识他如何将自己的民族主义关怀融入了对美国城市的刻画中。
专家点评
1
在三位发言嘉宾精彩的汇报后,来自深圳大学的刘岩教授做了精彩的点评。在她看来,郑杰教授的报告探讨了贝克特小说中身体形态特殊的叙述者,其身体形态的变化象征着外部世界对人的挤压,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主体身份。而她提到的地理事件的概念,即人类世或环境思维,强调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与具体时空相联系的问题。刘昊副教授的报告深入探讨了昆曲版《哈姆雷特》的艺术特点和跨文化意义,强调了昆曲艺术中瞬间的诗化和永恒化的表现。李宛霖副教授的报告是关于19世纪美国文学的综合性研究,是高度语境化的,有助于理解社会变迁中人与他人关系的问题,以及数字化媒体环境对民族主义的影响。
主题发言
4
随后,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徐嘉教授从《理查三世》中看似毫不相关的三处细节——伦敦塔的初建、录事的记录和凯撒的名誉入手,讨论了莎士比亚对伊丽莎白时期历史书写方式的呈现和反思,认为该剧不仅参与了都铎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还通过对劳斯、维基尔、莫尔、霍尔、霍林斯赫德等历史记录的隐喻,质疑并拆解了“都铎神话”。
主题发言
5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王弋璇副研究员从源头回溯文学地理学产生的渊源,梳理聚焦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将文学地理学从何处来、发展状况如何以及将到何处去的路径进一步清晰呈现,厘清“空间理论”、“地理批评”等文学地理学领域的概念、方法,并以“文学地图学”为切入点,探索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文学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主题发言
6
西南财经大学的肖庆华副教授通过分析多丽丝·莱辛在此阶段的戏剧创作,探讨“愤怒与富庶”年代(1956-1968)的剧场消费文化。在这一阶段,戏剧工作坊的成功、国家艺术的资助、平民剧院的诞生等一系列的事件和技术革命,使剧场消费文化不仅具有了形塑战后英国民众身份的文化的功能,也成为亿万观众形成自己道德和伦理观念的主要资源,更是成为英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
专家点评
2
在三位发言嘉宾的精彩汇报后,来自中南大学的吴玲英教授进行了同样精彩的点评。吴教授认为,徐嘉教授的发言涉及历史、政治、社会学和宗教学等多个领域,选题有意义,把握得当。王弋璇副研究员的发言对于文学地理学相关研究文献巨细无遗的梳理,是文献综述的范例。肖庆华副教授的发言别出心裁地探讨英国当代小说名家莱辛的戏剧(而不是小说),让人耳目一新。
主题发言
7
下午,上海交通大学的尚必武教授首先进行汇报。他从图灵测试的经典命题出发,以麦克尤恩和石黑一雄为主要分析对象,重点讨论当代英国小说中关于人工智能叙事的三个问题,即机器能否创作,能否说谎,能否替代人类。
主题发言
8
来自南京大学的卢盛舟副教授以卡夫卡在观影生涯中提及次数最多的影片《白奴血泪》(1911)为线索,从现代交通、女性气质和早期电影院空间三个方面探析青年卡夫卡在文学创作中的电影式书写。
主题发言
9
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佘振华副教授以法国文学研究为例,用文学人类学去激发该领域“法国文学”、“法国”及“文学”三个元话语的意义。首先,关注整体的“法国文学”,以我国的《法国文学史》撰写为例,分析法国文学研究中的“文学史表述”。其次,从人类学的视角去关注“法国”,把“法国”的概念拓展到边缘,重新激活我国对法国少数族群文学的研究。最后,从田野的角度去思考“文学”,从“文字的文学”深入到“生活的文学”,激活民间文学、口传文学、身体文学等概念。
主题发言
10
最后,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王丽华副教授探讨了太宰治的文学作品与其动漫改编之间的跨媒介叙事关系及其影响。她分析了太宰治的核心主题与叙事结构,考察了各个动漫改编如何在保持原著思想的同时,利用视觉语言和叙事手法重新诠释文本。她还关注这些改编对观众接受度、文化传播及文学再创造的影响,并强调文学与动漫融合在艺术形式互补和文化意义丰富上的重要性。
专家点评
3
在四位发言嘉宾的精彩汇报后,中国政法大学的张磊教授逐一进行了点评。张教授指出,尚必武教授的发言对当下人机之间愈来愈复杂而纠缠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以麦克尤恩与石黑一雄两个文本为例,审视文学家们如何从人类与机器的不同视角来理解这一关系,生动而又形象。卢盛舟副教授的发言聚焦于卡夫卡与电影的关系,对卡夫卡的观影经历与包括形式与内容在内的电影式书写做出了一番颇具新意的探究。佘振华副教授的发言聚焦于法国文学研究中的多元文化挑战,提出要从人类学视角审视法国文学从“法兰西”文学到“法国”文学的转变,非常具有启发性。王丽华副教授的研究不仅深入探讨了日本文学作品与动漫改编之间的跨媒介叙事关系,而且对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传播和接受也提出了自己颇有见地的看法。
圆桌论坛
在互动讨论环节,各位参会者积极提问,众位发言嘉宾对其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一一作答,并展开进一步的讨论。至此,中国政法大学第八届“外国文学青年学者高端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顺利闭幕
本届论坛推动了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其他高校及研究所的学术交流,也提升了外国语学院教师的科研能力,开阔了学术视野。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未来外国语学院也将再接再厉,继续办好外国文学青年学者高端论坛,使其发展为外国语学院的一项重要传统,为我国的外国文学和文化研究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