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S-CUPL

专题栏目

20周年院庆

回望四年/周攀

外国语学院 2014/10/31 12:49

 

作者简介:周攀,2005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现任职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毕业将近五年,时常梦回大学时光,王增森老师泛读课上的一身冷汗,张青云老师课前的絮叨,沙丽金老师第一堂法律英语课上的冰棍儿,Paloma离别前的最后一课,与陈向荣爷爷相约每周五的电影世界,还有自己平翘舌不分闹出的种种笑话,一群人每隔三、五天逃离食堂寻找舌尖美味的那份馋劲儿,以及毕业那天毒辣的太阳和漫天飞舞的帽子。

    记得刚进校的日子,忙着听各路师兄师姐的经验介绍,翻寻着各大伟人的青年回忆,生怕自己在最宝贵的青春错过和遗憾。可直到四年的最后一天,才发现即便是青春,遗憾也不会缺席,迷茫是常态,最好的状态是在某个具体的迷茫中突出重围。

    有人说一旦确立方向和目标,就要坚持到“不撞南墙不回头”;又有人说若是方向错误,坚持只能让我们离成功更加遥远。学霸前辈们说学习是生命和唯一,社团和兼职达人认为没有人际交往能力和好的处事方式,其他都是浮云。在名师的课堂上,在各路大神的讲座上,在图书馆那些经典或现代作品中,你总能发现诸多貌似相互矛盾的警示明言。在选择的道路上,我们该何去何从?

    在成绩单上,在比赛榜上,在兼职路上,急于刷新自己的各类表现,却总发现理想离现实的距离不仅仅是“离”这一个字。也许你执着于英语之外的知识,也许你过多地投入兼职,也许你只关注了某项比赛,导致你在学业与其他方面有些失衡。此时,焦虑和不安一同袭来。

    可是,渐渐地,你发现到了大三、大四,便会天然获得一些方向感,它源自于你之前的累积,迷茫之后的不断寻找和突围,焦虑不安之后的不断调整,每一次都会为自己集聚新的力量和勇气,直到你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四年中多是热血冲动,躁动不安,曾为一场演唱会而彻夜不眠,为一场浪漫未果的爱情黯然神伤,寝室卧谈、八卦到两三点,快熄灯之时难耐鸡蛋灌饼之香而飞奔九号楼;可我们也能一心清净,一身定力地完成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我们“拉帮结派”跨专业、跨学校考研,每天轮流起早占座,杜绝一切娱乐活动,三点一线生活,看书、吃饭和睡觉,最终收获的不止是黑眼圈,还有那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

    大学四年并非一路高歌,激扬奋进,迷茫和伤痛一直如影随形,曾在一次次受挫之后看到自己那颗脆弱的心,遭到伤害后难以释怀的痛楚,可那又有什么,谁的青春不曾迷茫,谁的故事里没有伤痛。只要这些不快和伤痛能让我们勇于面对真实的自我,不断强大内心,做一个真诚和坦然的人,就能为以后的日子积攒出幸福的能力。

    回望四年,最美的时光,最好的我们,在岁月的牧歌里永不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