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政,2004级德语专业本科生,现就读于慕尼黑大学。
今年6月初,通过微信与恩师霍颖楠取得了联系。正巧又赶上咱们外院德语系的建系十周年,霍老师鼓励我就此写点什么。我痛快地接受了霍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借此机会回忆回忆当年在外院德语系的学习和生活。
想当年,德语系刚成立,我们作为第一批学生被招进来。霍老师和赵老师是我们的专业课老师,都很年轻,人也随和,很快就与我们发展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当时德语系条件比较艰苦,为了教好我们,老师们真没少费心。一面给我们上课,一面还利用课余时间,带着我们参加北京市里的各种德语活动,这周去歌德学院借书,下周去北外参观,每年还参加各种德语的比赛,变着法儿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后来我们班同学的专四全部一次通过,给德语系创了个开门红,都是老师们辛苦换来的成果。
学习之余,在外院德语系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随便说两件和德语有关的吧!有一年,我们班参加北京各高校的德语话剧比赛,演“人鱼公主”的故事。全班同学齐上阵,基本上人人都有角色,我是男二号,最后有个“光荣牺牲”摔倒在地的动作。当时我非常非常认真的排练这个动作(比排练亲女二号的动作还要认真),每次在水泥地上都是真摔。到了实际演出那天,我们前半段演的没排练时好,让我有点急,抱着“最后时刻上演大逆转”的希望,我将全部的感情投入这一摔,“砰”的一声,摔的房间里都有回声了,还不觉得疼!虽然到最后,这一摔也没能给班里摔出个好名次,但名次已经没人在乎了。重要的是全班同学团结一心的做了这件事,享受了排练和演出的过程,留下了开心有趣的共同回忆,这就值了!
后来在许兰老师的沟通协调下,德语系的老师同学们有机会去科隆大学做暑期交流。在科隆除了上语言课,就是四处游览、吃吃喝喝,感觉真实的德国比《德国概况》上描述的可要有意思多了。我在科隆跳蚤市场买了把中世纪的骑士剑,真正的古董,每天拿着在宿舍里挥来挥去,好不快乐!离开科隆的那天清晨,我自知骑士剑没法随我坐飞机回国了,便用保鲜膜将它包好,然后趁没人时埋在了宿舍楼前院子里。学弟学妹们以后再去科隆,不妨挖挖看,谁挖出来归谁,哈哈!
回想起来,我本科时怎么都算不上勤奋努力的好学生,打过架、挂过科、进过女宿舍。从法大毕业后,我去慕尼黑大学读LLM,班上各个国家的学生一百来号。我惊讶地发现,和他们相比,我的德语和德国法功底居然都算很扎实!那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了,我的德语和德国法功底,都是本科时老师一点一滴传授的。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了,能在咱法大的外院德语系学习,是一件多么幸福和值得珍惜的事情。
信马由缰地写了这么多,貌似也没有抓住重点。其实我想说的是两点,一点是感谢,谢谢外院和德语系的各位老师,给予我们悉心的教诲和栽培。我想说的另一点,是怀念,怀念在法大时与各位老师同学共度的美好时光。
最后祝德语系越办越好!祝老师们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