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S-CUPL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交流

贵州商学院与我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座谈会成功举办

外国语学院 2023/04/27 15:05

 

        随着全球化进程及我国人才强国政策的展开,外语专业的跨学科建设正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贵州商学院与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于4月25日下午在学院路校区A920会议室举行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座谈会。

       贵州商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汪阳教授与张晓华教授莅临我院参观交流。外国语学院张磊副院长主持本次会议,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国强教授、法语语言文学研究所赵静静所长、大学英语教研室刘艳主任及王清然副主任、研工办刘婷主任共同出席,与汪阳教授和张晓华教授共商如何在新时期开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

      

       会议伊始,张磊副院长对贵州商学院两位教授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座谈会的主要议题。随后,汪阳教授以贵州商学院的发展史与办学特色为出发点,对本次教学调研与招聘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说明。贵阳是东盟内陆经济论坛举办地,而贵州商学院作为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试点单位,与贵州省商务厅合作成立了内陆经济学院。学校以商为名,因商而建,依商而兴,坚持外引与内培相结合,提倡在新文科和新工科的时代背景下引进高层次人才。汪教授表示,为培养商务英语硕士及面向东南亚国家的小语种人才,贵州商学院欲引进海内外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和人才团队进行学科建设。


   会上,外国语学院李国强书记与张磊副院长分别对我院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张磊副院长从学院的历史沿革谈到“五所三室一中心”,从国际化、复合型、梯队式的外院师资力量讲到“外语+法律”的交叉学科发展模式,环环相扣地展示了我院的特色高端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定位,以及我院深厚的文化与人文底蕴。李国强书记则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不足出发,既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外语专业与学科面临从专业化到工具化的危机,又积极地指出“一带一路”发展为外语专业与学科带来的机遇。在他看来,外语跨学科培养应密切对接国家需求,契合新时代发展要求。李书记还以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为例,进一步诠释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应明晰人才需求定位、平衡数量与质量的重要性。




我院大学英语教研室刘艳主任与王清然副主任对我院为我校商学院“量身定制”的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进行了简要介绍。刘艳主任提出,中国政法大学商务英语课程总体上以学术英语为主,以分科英语课程为辅,兼顾通识类课程。而针对商学院,课程体系更为独特:以商学英语读写课程为核心,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谈及具体的商务英语课程,王清然副主任进一步介绍道,本科阶段的课程注重培养商学院学生在商务语境中的学术能力与分析能力,而硕士商务英语课程则以“法商融合”为特色,引入包括ChatGPTgrammly等工具辅助教学,选取全球化、人工智能、比特币等热门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升学生的商学思辨能力。


 



法语语言文学研究所赵静静所长以法语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为例,就小语种人才培养的模式、方法与策略进行了简要介绍。她指出,我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兼顾本科生与研究生,力求整合学校内所有有法语国家教育背景、法语水平高的师资力量开展跨学科教学,重点培养涉外法治人才。




与会双方围绕中外合作办学机制展开自由讨论,气氛热烈。会末,汪阳教授与张晓华教授对我院的行政与教学团队表示诚挚感谢。


贵州商学院与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座谈会至此圆满落幕。本次会议不仅促进了双方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友好交流,也为贵州商学院和法大外院的合作发展打下了稳固基础,期待未来携手合作、互惠互通、共促共进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