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S-CUPL

师资队伍

外国语学院

张珊珊

外国语学院 2016/09/06 08:57
张珊珊

讲师

教育背景: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文学博士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文学硕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士

研究领域:
德语文学、 德语文学理论与文化学研究

讲授课程:
德语文学精读、德国文学史、高级德语等

海外经历:
2012年9月——2014年9月,由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奖学金资助,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学习2年。
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暨中国政法大学中青年教师海外提升项目),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访学交流1年。

主持学术研究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启蒙晚期(1770-1830)德语文学中的时间诗学(项目号:17YJC752042)
2)中国政法大学校级科研创新青年项目:启蒙时代德语文学中的秩序与法(项目号:24KYQN018)

专著:
1)《启蒙晚期德语文学中的时间诗学》(Konfigurationen der Zeit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der Spätaufklärung),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

参与编写:
1)《当代外国文学纪事(1980-2000):德语卷》,主编:王炳钧,任卫东,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10月。(参与1994年纪事的部分内容)

发表论文:
1)理念的光:本雅明对德国早期浪漫派艺术理论的疏解。载:《人文杂志》,2023年第8期,第77-89页。
2)“爱是无限的重复”——试论诺瓦利斯小说《海因里希·冯·奥夫特丁根》的诗学理念。载:《德语人文研究》,2019年第1期,第30-36页。
3)Claudia Chauchat und Mynheer Peeperkorn als "asiatische" Figuren in Thomas Manns Der Zauberberg. In: Akten des XIII. interantionalen Germanistenkongresses Shanghai 2015. Germanistik zwischen Tradition und Innovation. Hrsg. v. Jianhua Zhu, Jin Zhao und Michael Szurawitzki. Band 9. Peter Lang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2017. S.185-192
4)《洛迦诺的女丐》中想象的越界。载:《德语人文研究》,2016年第1期,第17-20页。
5)1800年前后时间的发现和文学的反思——以威廉·海因里希·瓦肯罗德的《一则裸体圣人的神奇东方童话》和让·保尔的《除夕夜的神奇聚会》为例。载:《德语人文研究》,2015年01期,第1-10页。
6)《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中的时间问题。载:《德语人文研究》,2014年01期,第18-26页。
7)笼中的自由——《饥饿艺术家》的审美空间。任卫东(编):《卡夫卡作品研究》,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12年,第206-220页。

荣誉奖励:
中国政法大学2017-2018年度校级“教学优秀奖”
外国语学院2016-2017学年度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