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要在互学互鉴中共同成长”的号召,传承“传帮带”优良传统,外国语学院举办校友职业发展分享会,邀请优秀校友分享职业发展心得,助力青年跨越校园与职场的鸿沟,以青春力量践行“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使命。
2025年5月12日,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笃思励学·培英咖啡”第四十二期“从校园到职场的认知与角色转换”主题分享会在昌平校区格物楼409成功举办。外园语学院2008届校友,现任理想汽车人力资源总监焦一鸣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座谈伊始,焦一鸣与同学们进行了简单的互动,询问同学们的未来工作规划、实习经历等,获悉了同学们的基本情况,为接下来更具针对性的分享做了铺垫。他介绍说,这是职场中思维模式的体现,即对在职场中所处的环境、个人的角色定位、用户与用户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他向同学们分享了“从学生到职场人”身份转变的关键。从认知上,要加快单线思维到系统思维的转变,适应以解决问题为结果导向的评价标准,培养不断更新迭代的学习习惯。
随后,焦一鸣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为同学们介绍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当代职场所需的能力,纠正了常见的学生时代的认知误区。他对同学们求职实战准备提供了宝贵建议,包括简历书写技巧、面试要领等。
最后,焦一鸣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了职业选择的宝贵经验。对同学们关心的问题给予详细的解答。他强调,职业选择要兼顾自身需求与大时代背景,才能抓住机遇,最大化发挥自身价值,提升职业幸福感。现场互动气氛十分热烈,同学们从这场座谈中收获颇丰。
“笃思励学计划”是外国语学院学工团队立足“外语+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通过主题交流,多元督导等环节,汇聚学院教师、校友、实务部门专家等多元力量,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教育与学业和职业辅导相结合的学生育人创新模式。旨在聚合多方之力,督导学生积极面对学业、就业挑战,培养“中外并蓄、德业兼修”的涉外法律复合型人才。
学生感想: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以前我以为简历就是单纯写上个人经历,但现在知道了“一页纸”的重要性,要突出重点,用数字说明成果,还可以加粗关键词让面试官看到亮点。面试方面,STAR和CARL框架让我明白了怎么讲清楚一件事,除了说做了什么,还要讲为什么做、怎么做、结果怎样、学到了什么。同时我也意识到,除了专业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这些软素质也很重要。人际关系方面,不管是对上级还是同辈,都要学会合作、沟通。最重要的是保持自洽、减少内耗。
——翻译2402刘玉琦
今天参加焦一鸣师兄的“培英咖啡”讲座,收获远超预期!师兄以他标志性的幽默口吻,结合自身从校园小白成长为职场骨干的真实故事,生动地为我们讲解了校园到职场角色转换的关键要点。从初入职场的心态调整,到如何快速建立职场人脉;从职场沟通的技巧,到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师兄都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的宝贵经验,让我对未来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这场讲座不仅让我学到了实用的职场技能,更启发了我对个人成长的深度思考,非常感谢师兄的真诚分享!
——英语2301 吴宜轩
非常感谢师兄的分享,作为一名即将踏入职场的大学生,参加职场问题讲座后,我深刻感受到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不仅是身份的转换,更是思维、能力与心态的全面升级。讲座内容涵盖职业规划、求职技巧、职场适应与权益保护等核心议题,既解答了我对未来的迷茫,也让我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职业规划需动态调整,而非一蹴而就。未来需定期复盘目标,结合行业趋势优化路径。这场讲座如同一面镜子,既照出了我的不足,也指明了改进方向。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听多少道理,而在于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未来,我将通过复盘职业规划,动态调整目标;参与模拟面试与项目实战,提升求职与职场能力;建立职场人脉圈,向前辈请教经验,职场之路充满挑战,但只要保持清醒认知与持续行动,定能跨越迷茫,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德语2201 温慧姝
焦一鸣师兄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从“解题思维”到“破局思维”的转变,从单打独斗到成为团队齿轮的角色适应,他用职场故事拆解成长密码:主动争取机会比等待任务更重要,持续学习力比短暂爆发力更关键,而校园积淀的专业素养始终是职业发展的地基。他教导我们不惧未来的挑战,紧跟国家社会的发展趋势,善于汲取最新信息,不打信息差的劣势战。调整就业焦虑,用自身的特长以及能力找到与社会就业的最大同心圆。这不仅是一场经验分享,更是一盏照亮转型迷雾的灯,让未来多了几分从容笃定。
——德语2401陈未希
文字|王思齐 柳雨幸
图|刘玉琦 吕梦婷
审核|张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