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举办“融合与创新”外语教育教学研讨会

信息来源:外国语学院  发布日期:2021-06-28 14:17  浏览次数:

   2021年6月23日,外国语学院主办的“新时期外语教育:融合与创新”外语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学院路校区综合楼成功举行。研讨会分设主论坛和五个分论坛,均采取线下线上混合模式进行。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常保国,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俊菊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向明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院长苗兴伟教授受邀参会,学院党委书记李国强,院长张清,副院长田力男、张法连、张磊和校内几十余名师生学者现场参会;在线参会的校外学者达百余人次。

     论坛的第一部分由副院长田力男主持。副校长常保国致开幕词。他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外语教学和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针对我校其核心就是如何发挥外语资源的优势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中国政法大学近几年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强强联合,汇集两校优质资源,实现了涉外法治人才的联合贯通培养。他向各兄弟院校给予法大外语教学的支持表示了感谢,鼓励我校教师与其他高校同仁积极开展进行交流与合作,深入探索“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并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院长张清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新文科理念赋予了外国语言文学学者更广阔的多学科和跨学科视野。新文科大外语的背景下,人才培养更加倡导创新与融合,教育教学的多环节都面临着科学化、系统化改革的挑战与要求。不少院校在这个新的时期快速转型。作为国内一流法科强校的外国语学院,几代人砥砺奋进,光荣与梦想同在,先发优势与危机挑战并存。她还强调,突出教育教学实绩与加强教学研究是新时期高校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必需之举与职责所在。
在主旨发言阶段,受邀的国内知名专家,结合我国当前对外语人才培养和外语教学的最新目标与要求,就外语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等主题进行了探讨,叶洪、张磊、刘艳萍、徐珺、王强五位教授分别做了主持。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博士生导师王俊菊,以“外语教育新理念与外语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为题,从教育范式、习得理论、教学方式、教师角色、考核评价等方面梳理了外语教育理念的变化与更新。她总结了外语教学方面的九个变化,即教育范式、语言观、语言学习观的转变、习得理论、教学方法、内容目标的更新、教师作用、学生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及对学生考核评价方式的变化;为倡导和顺应以上的变化,她又提出了六点思考,即教师高阶思维的培养、知识结构的整合、学生语言能力与学习目标的确认,学—教—考关系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升级、以及学习方式的转变。新时代文科就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我们需要培养知中国、爱中国、担当民族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以及新时代社会科学家。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苗兴伟做了题为“外语课程的思政融入:路径与方法”的主旨发言。他认为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也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的素养。他以语言学课程为例,探讨语言与思政内容的接口,指出语言具有正能量效应和价值引领作用,并以否定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为例,介绍了语言中蕴含的积极观念,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和讨论。他强调外语和思政本身不是一门课程,不是简单地做加法,加上一个环节,也不是专业课程的思政化,真正的外语学科思政化应该有机融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实现协同效应。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惠园杰出学者、英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向明友,以商务英语专业和学科建设问题为抓手,围绕一流商务英语专业到底该如何建设做了主旨发言。一流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有着“地方轨”和“中央轨”的区分。“地方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应加强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适当拓展商务知识、提高商务技能,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而“中央轨”的人才培养除了扎实的语言功底,宽广的商务知识面和出色的商务技能外,还需要系统的知识体系支撑,思考技能背后的学理。他认为商务英语人才应该“精英语、懂商务、知科技、明文史、善思辨、能创新”;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应遵从“外语+商务+语言学+通识”的原则。这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英语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
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法连,以“新时代背景下法律翻译教学与人才培养”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首先,他强调了新时期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性与法律英语在法律人才培养中的关键地位。一带一路涉外语种众多,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涉外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语言,是做好涉外法律服务所必须的工作语言。其次,他认为法律翻译不仅涉及到两种语言,也涉及到两种法律体系,不同的法律文化和迥异的法律概念,以及准确传递法律文化信息,是法律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他提出了“精英明法”的“外语+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认为法律翻译人才必须了解国际规则,善于处理国际事务,从实践中历练成长。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张文娟,以“外语教学方法创新: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与实践”为题进行主旨发言。她从分析传统的课文教学方法出发,指出“学一套、用一套”,学用分离是传统教学方法的问题,而产出导向法则重视语言使用、培养学生的产出能力,是中国外语教育专家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她以自己的8课时课堂教学为例,展示了在产出导向法理念的指导下,学生认知负荷循序渐进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思考、输出与反思中,逐渐走出舒适区,将学用结合的教学理念贯彻课程的始终。
下午,五个平行分论坛和大会分论坛总结报告依次展开。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国强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研讨会是在学院开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课程思政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召开的,这是全院教师外语教育教学研讨的一堂大课。无论是受邀专家,还是校内教师的发言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充分诠释了当前“融合与创新”外语教育教学理念。学院青年教师的主题发言理论性、实践性、逻辑性都非常强,对外语教学方法有着深入研究,充分展示了我院青年教师扎实的学术功底。他认为在这次研讨会上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对未来的教学必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希望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避免“轨迹依赖”,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新时代对外语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能够把各位专家提出的新理念、新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不断地思考和提升。
    本次教育教学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外语教育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提供了学术交流与教学科研成果展示的平台。会议明确了新时期外语教育教学的目标、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外语+法律”特色人才培养及多语种外语教学的融合路径,讨论了育人和育才的具体实践路径,交流了教学与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进了新时期我校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撰稿:周晓洁
审稿:王崇、张文娟、田力男
                                         摄影:郭宏政、刘瑶嘉、刘玮玥
                                         后期编辑:马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