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2019年春季学期第四场多语种“外国文学/文化前沿理论读书会”暨校级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欧美文学与文学理论前沿研究创新团队”活动顺利举行

信息来源:外国语学院  发布日期:2019-07-01 08:58  浏览次数:


2019628日下午2点,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年春季学期第四场(本学年第八场)多语种“外国文学/文化前沿理论读书会”暨校级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欧美文学与文学理论前沿研究创新团队”活动于学院路校区科研楼A920顺利举行。本次读书会由清华大学外文系王敬慧教授担任导读人,由外国语学院蔺玉清副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磊教授担任点评人。本次导读书目为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这是阿伦特的一部极具争议性的著作,它以记者的视角对二战中纳粹的犹太政策进行审视和总结,提出著名的“平庸的恶”概念,并由此引发西方思想界长达五十年的争论。而事实上,正如瓦尔特·拉克尔在论战早期的断言,阿伦特被攻击的原因“与其说是她说话的内容,倒不如说是她说话的方式”。在今时今日,从“被合法化的非法行为”的角度出发重读这部作品,同样令在场师生领略到书中思想的魅力,也为大家带来了新的启发。

讲座01

在正式导读本书前,王敬慧以自己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参观经历为切入点,由纳粹曾经的罪行联想到南非作家库切(J.M. Coetzee)作品中对日常生活中的“吃肉/杀生”行为与这类“屠杀”行为看似有些匪夷所思、却发人深省的类比。她指出,在这看似荒谬的类比背后,隐藏的是库切对人类之残酷和冷漠(“爱”的缺失)的指责。时至今日,在我们的生活中依旧存在各种形式的“屠杀”,正是在“屠杀”以及反思的过程中,人们得以真正接近自己的内心。

随后,王敬慧按照本书的章节顺序,以其中的重点字句为关键词/句,对全书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她指出,书的导言部分强调了阿伦特在写作时对自己身份的定位:《纽约客》特派记者,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评论家、流亡者、见证人以及幸存者”,这使本书必然由客观报道构成。因此,当人们尝试从中提取阿伦特本人的观点时,应该格外谨慎。

在第一章(“正义之殿”)中,阿伦特主要对事件背景进行了介绍。王敬慧指出,尽管人们声称“这个案子的基本依据是犹太人所受的苦难,而不是艾希曼的所作所为”,但事实上,法庭审判的是他(作为个体的艾希曼)的所作所为而非其他。换言之,艾希曼这一个体是作为“替罪羊”而出现在法庭之上的。在第三章(“一位犹太问题专家”)中,阿伦特指出,艾希曼“并不是一个‘魔鬼’(monster),但也很难不去怀疑他是个小丑(clown)”。他就像风中的一片叶子,纵然一直声称自己在这些行为中获得了满足感,但事实上,“他周围环绕着坚固的壁垒,屏蔽他的言辞和他人的存在,从而帮他一并拒绝着真相”。在那些岁月里,他与第三帝国的气候是那样和谐一致,以至于虽然他被第三帝国的“风”裹挟着、没有任何独立思想和个体自由可言,却依旧陶醉在昔日的状态中自欺欺人。在第四、五、六章中,阿伦特详细介绍了第三帝国逐渐走向屠杀犹太人的“步骤”。王敬慧指出,倘若有人在任何一个步骤之中尝试阻止,也许这个“程序”就会中止。不幸的是,无人阻止,甚至无人反对。因此,这个程序便无可挽回地走向那个“最终解决”(final solution),即屠杀。王敬慧进而谈到,纳粹选择用“final solution”等一系列的“委婉语”来指称“屠杀”,这一现象本身也值得深思。在这样一个细节的背后,是否隐匿着杀人者最后的“良心”和罪恶感?但所谓“良心问题”(issue of conscience),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吊诡的问题:且不论杀人者,就连普通的德国民众,对待犹太人遭遇的一切其实也是极其冷血和漠然的。在其他章节的导读中,王敬慧指出,艾希曼在犹太问题上,一方面没有改变这个事件的走向。另一方面,他也完全没有对自己行为的合法性的质疑。因为这一“非法”行为在第三帝国时期是被国家“合法化”的,军官们需要考虑的并不是屠杀行为的“合法性”问题,而仅仅是自己的“忠诚”问题。对他们而言,对帝国的忠诚便是至上的“善”。事实上,人当然是会犯错的,但人也是可以被影响的。譬如,在第三帝国时期的丹麦便曾经因为政府对“排犹”行为的不支持、不合作而影响了当时主管丹麦犹太问题的德国军官。也正是因为如此,犹太人在丹麦受到了较好的庇护。

“平庸之恶”贯穿全书,但事实上,阿伦特在本书中唯一一次提及“平庸之恶”(banality of evil),只是在全书最后一章结尾处。平庸本身就会产生恶,罪恶的实施者中并不一定只有恶魔,还会有白痴和笨蛋(漠视思考的普通人)。最后,王敬慧将目光投向了书本之外,将本书中分析/记录的现象与澳大利亚作家理查德·弗兰纳根的小说《通往北方的小路》、南非作家库切的小说《等待野蛮人》进行比较与勾连,同时联系现实,指出:人是会犯错的,但人一定要学会改正。恶的化身完全可以是平凡、敬业、忠诚的小人物。

讲座03

最后,张磊教授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一系列延伸性的问题:艾希曼是否有资格为自己辩护?理由何在?同时结合王教授提出的“生命之平等”问题,他指出,作为个体,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你是否把别人真正当作和自己一样的人?个人与集体究竟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毕竟,盲目的、缺少辨证“思考”的服从必然会导致“愚忠”,进而造成更大的罪恶。

合影

本次读书会旨在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与学习,教学相长,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自20179月以来,读书会得到了校内外师生的大力支持与广泛关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下学期,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欧美文学与文学理论前沿研究创新团队将会一如既往地定期举办读书会活动,以期持续地、诚心诚意地为校内外师生奉上外国文学/文化研究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