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2019年春季学期第三场多语种“外国文学/文化前沿理论读书会”暨校级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欧美文学与文学理论前沿研究创新团队”活动顺利举行

信息来源:外国语学院  发布日期:2019-06-21 13:37  浏览次数:


2019530日下午2点,外国语学院2019年春季学期第三场(本学年第七场)多语种“外国文学/文化前沿理论读书会”暨校级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欧美文学与文学理论前沿研究创新团队”活动于我校学院路校区科研楼A920顺利举行。本次读书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于雷教授担任导读人,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磊教授担任主持人。本次导读书目为斯洛文尼亚哲学家、批判理论家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Žižek)的《视差之见》(The Parallax View)。该书是齐泽克最重要的理论作品,内容复杂、涉及领域众多,充分体现了齐泽克“思维的艺术感”,被他视为自己的代表作。

主讲人

在开始正式的导读之前,于雷指出,此次导读主要着眼于“方法论”层面(简言之也就是“视差”)的理论探讨,而非更具体的“知识”层面的研读,哲学本身便是深陷“视差”之域的人之思想。首先,于雷引导大家关注了引论部分中提及的“理论的短路”(Theoretical Short Circuit),它是对批判性阅读的一种隐喻,借助这种(原本不相干的领域的)“短路”,将会导致一些怪异的、缄默的、通常被拒斥的结果,呈现“认知的盲点”,借助对“少数”(被边缘化的事物)的捕捉与关注,实现某种颠覆和翻转。以此为起点,借助拉康的“小客体”(object petit a)和“鸭(兔)图”这一典型的认知模型,于雷引出了对“视差”的解读:它意味着一种“裂隙”(gap)。一方面,这种裂隙是“最小差异”(minimal difference),因为某事物内部已然包含对自己的否定,“视差”指向的是视角/观察者位置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它暗示了一种对外在(两级)对峙的消解。另一方面,这种“裂隙”也是一种永恒的空缺,它存在于两个视角转接的瞬间,可以无限接近却永远无法捕捉。

听众

随后,于雷借助名画《大使》(The Ambassadors)中的“失真的斑点”,引导大家关注了“视觉失真”(anamorphosis)现象。于雷指出,“深刻”(profoundity)不等同于“深度”(depth),秘密并不隐藏在深处,它们只是隐藏在表面(有厚度的假象)之中,所需要的只是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在这个意义上,齐泽克运用了爱伦·坡小说中呈现的视觉哲学,强调了“侧目而视”(looking awry)这一特殊视角的重要性,并进而指出,真正具有“本体性”的东西或许是表象/现象(appearances)而非其他。与拉康的“真实”(Real)相对,齐泽克的“视差之下的真实”(the parallax Real)意味着将“实在”消解为不同层面的“表象”。简言之,所谓“视觉失真”,其本质正是一个从“失真”(选择独特视角)到“回返”(back to its original form)的认知过程。

在此基础上,于雷指出,现代艺术与科学其实正是一个向齐泽克意义上的“真实”转向的过程。就现代科学领域而言,于雷充分关注到了技术的文化语境,以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像性和生物学领域中的“自创生系统”为例进行解读。而在文学艺术领域,于雷以电影《罗生门》和爱伦·坡小说中杜宾先生的视觉理论为例对齐泽克的“视差”(方法)做进一步的解释,并指出:真正重要的是要去观察文学艺术作品借助“视差”而得到深度阐释的过程。

同时,于雷强调了齐泽克理论的隐喻性及其与文学作品/理论的亲缘性,由此延伸到“表层阅读”(Surface Reading)和申丹教授的“隐性进程”理论,并指出作为一种阐释机制的“视觉失真”展现了文学创作者如何将“道德之重”隐藏在艺术表象之中,使隐性结构与显性结构共存于“表层”这一维度之中。在这个意义上,实现阅读与创作的某种“对位”(用作家的创作方式进行阅读和阐释)将会有利于读者对作品进行更为准确的“表层阅读”。在最后的点评与讨论环节中,张磊教授以本书为例进行了引申,指出在当代的理论研究中始终存在“旧有理论的重新发现”这一有趣的现象,这引发了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

合影

本次读书会旨在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与学习,教学相长,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自20179月以来,读书会得到了校内外师生的大力支持与广泛关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学期,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欧美文学与文学理论前沿研究创新团队”将会一如既往地定期举办读书会活动,以期持续地、诚心诚意地为校内外师生奉上外国文学/文化研究的盛宴。


外国语学院

2019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