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李伟昉教授做客我校名家论坛,谈梁实秋与莎士比亚

信息来源:外国语学院  发布日期:2018-12-11 14:21  浏览次数:


  2018年12月8日下午2点,我校名家论坛第223讲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B205会议室举行。河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李伟昉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梁实秋与莎士比亚”的精彩演讲。本次论坛由科研处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磊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各个研究所、教研室教师参加。

  众所周知,莎士比亚作品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其作品译本众多,而梁实秋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凭一人之力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著名翻译家。李教授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借助梁实秋的众多书信、杂文等文献资料,为我们揭示了梁实秋与莎士比亚的不解之缘。事实上,在清华读书期间,梁实秋虽对外国文学包括莎士比亚的作品有所接触,却并不感兴趣。当时,他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古老而枯燥的,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更是从未想过。随后,梁实秋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取得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之后开始在《新月》上发表有关莎士比亚的译文,从此莎士比亚成为他一生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30年,在担任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期间,梁实秋已经开始翻译莎士比亚。至1967和1968年他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四十册)在台湾出版,梁实秋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一个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家。

  从不喜欢到独自翻译全集,梁实秋对莎士比亚的作品的态度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转变呢?李教授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角度,为我们做了深入细致的解答。外因主要有三,其一是受到胡适的支持鼓励,以及白话文运动的影响。胡适对梁实秋影响之大,可谓是梁实秋在翻译莎士比亚作品上的第一指路人。其二是受到18世纪英国著名批评家约翰孙的影响。约翰孙为自己编辑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所撰写的序言是18世纪莎评基调的主旋律,也是后世莎学研究者必读的经典。梁实秋认为,约翰孙了不起的地方在于“说破了莎士比亚之所以伟大的秘密”,即“莎士比亚的作品是表现基本的、普遍的人性”。约翰孙的这一思想深刻的影响了梁实秋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看法。其三是梁实秋的妻子程季淑对于丈夫翻译莎士比亚作品的支持鼓励,还有梁实秋的父亲对其这一艰巨工作的勉励。家人的支持使梁实秋得以更专心地投入翻译工作之中。

  上述因素一定程度上都是外因,而最终真正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动力。李教授认为,促使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内因主要有三点。其一主要得益于他的老师、美国著名文艺批评家白璧德。白璧德强调理性和道德意志是人的基本美德,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有内心的理性控制。梁实秋的人性论批评从人性善恶二元构成、善对恶的适度节制、天才才能洞察绝对真理三方面接受了白璧德的影响,但梁实秋拓展了绝对真理的范畴,更强调普遍人性,更偏重实践理性。同时,作为成长于民国初年的学者,虽深受西方文艺理论与价值观念的濡染,梁实秋对儒家的“中庸之道”却始终有着潜在的认同。因此,梁实秋对莎士比亚的作品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独特的价值认同,认为其作品兼具情理和谐的理念与含蓄的道德意义。其二是梁实秋主张“文学无国界,更无阶级”,强调文学自身的独立性和本真性,坚决反对基于实用的考虑将文学作为政治工具来使用,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他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的持续笔战便是明证。其三是梁实秋相信莎士比亚的剧本包含着道德意义,他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了人性的不同层面。正如梁实秋曾在《文学的纪律》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从人心深处流出来的情思才是好的文学。”

  最后,李教授指出,研究译者与原作品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加深对其译本的理解,增强对其译文细节与种种处理方式的把握,同时也能对莎士比亚作品的这一译本在中国的接受过程有更全面、深刻的认知,因为译者的风格往往决定了译本的面貌,而译者风格的形成又往往与时代语境密不可分,因此需要一定程度上类似考据的历史性研究。同时,在学术态度方面,梁实秋曾深受胡适先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观念的影响,李教授藉此勉励各位学子,在学术研究中要学习其执着追求而不囿于陈规的态度,希望在座各位能真正在学术上超越他人的思想,走出自己的风格。而就“修身”这一层面,李教授还指出,梁实秋也对现代学者有着重要的镜鉴价值,正所谓“君子怀德”,做人应像梁实秋一般儒雅,同时应当心态平和,善待人生。

2018年12月11日

外国语学院